联通左边
联通右

教育

已故大师“复现”,数智人大学还远吗

“您好,蒋院士!请问您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时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在华东师大读书时,我印象最深的是1990年深秋,潘道暟先生鼓励研究生们自己去参加学术会议。我与戴立益一起参加第三...

积雪覆冰难清除 创新成果来帮忙

公路动态感知系统、激光大炮、喷火无人机……      积雪覆冰难清除 创新成果来帮忙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强雨雪天气,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显著影响。为应对大范围寒潮和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各...

神十七乘组的元旦假期是如何度过的?跟随航天员的镜头一起看→

在中国空间站,每90分钟就可以看一次日出,一天可以看16次。元旦当天,神舟十七号乘组的航天员们换上专属文化衫,在完成了空间站既定任务后,他们拿起摄像机,用镜头与大家一同看太空日出,记录太空美好生活,来看看...

中国散裂中子源 探索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

在广东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紧邻高速公路,有一片依山而建,造型独特的建筑群,山坡上矗立着 “中国散裂中子源”几个大字。《国之重器 硬核所在》,一起走近这个被称为超级显微镜的国之重器。      物...

“雪龙2”号有多忙?它要去的阿蒙森海在哪?专家解答

“雪龙2”号有多忙?它要去的阿蒙森海是什么海?专家解答→      在遥远的南极,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正在进行。此次考察的重要任务大洋科考即将展开,执行大洋科考任务的“雪龙2”号船正...

6.5万吨半潜船“祥泰口”号今日交付 我国半潜船船队再添新员

今天(12月28日),中国船舶广船国际为中远海运建造的6.5万吨半潜船“祥泰口”号在南沙命名交付。该船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半潜船船队再添一员猛将。      今天交付的“祥泰口”号半潜船总长约...

把星光变成照片 墨子巡天望远镜运行百天获16500幅图像

今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大视场巡天望远镜——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      墨子巡天望远镜位于海拔4000多米的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也是目前全球光学时域巡天能力最强大...

中国和巴西科研人员建立热河生物群一新属种——友好美丽飞龙

友好美丽飞龙正型标本(Meilifeilong youhao gen. et sp. nov)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和巴西国家博物馆、巴西里约联邦大...

“双减”以来课后服务进展成效如何?教育部回应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答记者问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

地方本科院校为何执着将学院更名为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日前发布《宝鸡文理学院更名大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单一来源采购征求意见公示》。该公示显示,宝鸡文理学院为完成更名大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相关工作,需第三方提供学校更名大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科技期刊需要“参天大树”

处在机遇期的世界一流期刊建设正面临高质量人才“跟不上趟”的困局。(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      赶上了机遇期,却遭遇“人才瓶颈”,这是一些科技期刊近年来遇到的突出问题。如今,一流...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四号C卫星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26日6时39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利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四号C卫星,三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科学技术试验。    ...

面向太空的“超级CT”世界最大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是如何建成的?

今天一起了解中国空间科学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近日,由16个观测台站、58个观测点组成的子午工程二期初步建成,和此前建成的子午工程一期一起,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两纵两横“井&...

外卖“从天而降”、打“飞的”上班……我国空天信息产业还有哪些新发展?

系列报道《新质生产力观察——向未来出发!》,今天聚焦空天信息产业。它涵盖了低空经济、天地一体化开发和应用等方面。      低空航线成为出行新选择      今年以来,我国在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搭...

我国成功发射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1~14星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25日09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1~1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气象数据服务。  ...

8/47 第一页上一页45678910111213下一页最末页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