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左边
联通右

科技

中国登月服外观首次公开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 马帅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8日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征集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名称,并首次公开中国登月服外观。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供图      据介绍,登月...

挑战新世界纪录!22000米高空热气球载人实验启动

昨天,由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和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共同组织并实施的国家科学试验项目——22000米高空热气球载人实验飞行任务在北京启动。      此次任务的目标是突破2005年由印...

世界海拔最高北斗探空站建成启用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海拔4706米的西藏自治区班戈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于近日成功施放首个北斗导航探空气球,标志着世界海拔最高的北斗探空高空气象观测站(以下简称“北斗探空站”)建成并启用。     ...

填补月背研究历史空白!嫦娥六号挖回的月背土壤成分揭秘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9月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胡浩、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杨孟飞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上发表嫦娥六号...

中国“风云卫星家族”持续监测台风“贝碧嘉”动向

中新社上海9月16日电 (记者 郑莹莹)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简称:八院)获悉,该院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研制的风云三号D星、F星、G星以及风云四号B星等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对台风“贝碧嘉”进行持续监测,发...

2024年黄河全域科学考察完成野外科考

2024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为保障黄河安澜和长治久安,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长安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大学等单位,开展了2024年黄河全域科学考察。...

我国新一代抽水蓄能智能数据分析平台投用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近日在广州正式投入使用。全国近五分之一装机容量的抽水蓄能设备全面实现人工智能管理,促进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      据了解,这套人工智能平台通过30多万...

提升数字胜任力,高校教师准备好了吗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提出到2035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其中,涵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等内容。      如何以数字化...

新突破!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今天(1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垂直回收试验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将来实现大运力、低成本、高频...

刷新纪录!我国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深度达750米

9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新进展,方小敏院士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      目前,钻探深度达750米,刷新了我...

空间站的动能从哪来?强大“羽翼”正在这里诞生

太空当中的空间站,不仅要满足航天员生活所需,还要支撑搭载的天文、地理、医学等实验器材。这样的“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动能来自“新一代柔性太阳电池阵”。“薄如纸”却有大能量...

向“氢”而行!氢能将如何走进生活?一起了解→

今天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一种清洁能源,氢。      为了减少碳排放,现在不少工厂都开始用氢气作为替代能源,一些氢能汽车也投入使用。我国也把发展氢能作为未来清洁能源的一个发力方向。      就在不久前,目前...

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中新社北京9月6日电 据中国官媒6日消息,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68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渐趋成熟,后...

“吉林一号”星座首颗微波遥感卫星亮相

中新社长春9月1日电 (记者 郭佳)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光卫星”)1日在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举行“吉林一号”SAR01A星的出征仪式。这是“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首颗微波遥感...

1/116 第一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最末页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