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科学实验正在进行。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应用发展室副主任巴金介绍,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的两年间,已实施180余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科学与应用任务近两吨实验模块、单元及样品等科...
中新网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现代社会人口集中的城市里,人们工作生活产生的大规模废水如何净化处理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催化》最新发表一...
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创造国际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在轨运行最长纪录,在国际上首次检测到空间微重力环境下骨骼肌细胞的自噬现象……中国空间站自2022年12月...
中新网海口1月14日电(记者 王子谦)自2022年秋季学期一期建成并招生办学以来,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简称“试验区”)快速发展。海南省人大代表、海南陵水...
中新社上海1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微重力环境下如何实现对植物开花过程的调控?斑马鱼在轨培养有何进展?微重力环境如何对抗骨丢失、肌萎缩?太空中如何制备高质量晶体材料?随着中国空间站这一国家太空实验室的建成...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张素)科技人才的分布与流动深刻影响着各国的创新实力与发展潜力。1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格局历经深刻变革。 《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态势报告》以&ld...
2025年是联合国宣布的量子科学与技术国际年。作为全球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量子计算的基本计算单元为量子比特,与经典计算机中的比特具有相同的功能,即存储与处理数据。因其强大的计算能力,量子计算在攻克复杂计算...
2025年1月8日下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八号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这是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从太空返回60余天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 据...
2024开放原子开发者大会20到21日在武汉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透露,我国软件开发者数量突破940万。 开源就是开放软件的源代码,在遵守许可协议的前提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修改甚至再发布源代码。目前...
2025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于2024年10月29日正式启动,到11月30日截止收稿时刻为止,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投稿作品350余件。经初审,针对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天舟九号飞行任...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星河动力航天消息,北京时间12月19日18时18分,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附近海域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天启星座33~36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
从晶莹露珠到磅礴雨幕,从潺潺溪流到浩瀚江海,水,以千变万化的姿态滋养万物。然而,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2.5%。我国更是水资源短缺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近三分之二...
12月16日至17日,在海事部门全程协调维护下,现阶段全球载重能力最大的自航甲板船“泛洲8”轮顺利离港,前往上海以东水域试航。17日晚间,“泛洲8”轮通过长江到达试航海域,正在进行各种专业测...
12月14日,在西藏山南,全球海拔最高的光伏项目——华电西藏才朋光储电站二期正式投产发电。相比一期工程5100米的海拔高度,新投产的二期工程最高海拔达到了5228米,再次刷新了我国光伏电站的高度纪录。 ...
2022国考将启:计...
全国14地约谈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