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左边
联通右

科技

中国多所“双一流”高校扩招 学科交叉、人工智能成高频词

中新网成都3月10日电(记者 贺劭清)电子科技大学9日晚宣布,2025年将重点针对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领域人才需求,以及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扩大本科招生规模100人。      电子科大本科扩招并非个例。...

中国科学家实现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新纪录

中新社合肥3月3日电 (记者 吴兰)中国科学家再一次打破了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纪录。      相关论文于北京时间3月3日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

全国人大代表黄立:科技创新之路永无止境

中新网武汉3月3日电 题:全国人大代表黄立:科技创新之路永无止境      中新网记者 张芹      “纵然一路多丘壑,未惧七尺酬山河。”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办公室...

我国科学家发现细菌免疫新机制

北京时间2025年2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韩文元教授团队题为“Base-modified nucleotides mediate immune signaling in bacteria(碱基修饰核苷酸介导细菌免疫信号通路)”的研究...

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 中外科研团队“解码”农药生态风险

中新社上海2月20日电 (记者 许婧)华东理工大学20日发布消息称,该校药学院万年峰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意大利、丹麦、英国、法国、德国的科研人员,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上以长文形式,发表了研究成果&l...

中国载人航天命名中的那些宇宙级中式浪漫

经公开征集评选,近日,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已经确定,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今天,一起感受中国载人航天命名中的那些宇宙级中式浪漫。   ...

我国科研团队新发现:锂电池“打一针”就能“重生”

手机电池用久了就充不进电,电动车充满电能跑的里程数越来越短,寒冷地区的电池更容易坏,废旧电池数量越来越多……今天(2月13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刊登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新发现:通过一项新技术,可...

最新研究:“一针治疗”可延长锂电池寿命

中新社上海2月13日电 (记者 陈静)锂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接受“一针注射治疗”就能够恢复到接近出厂时的状态。中国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1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主刊上发表。      ...

目标月球南极!嫦娥七号任务有哪些特殊之处

过去一年,鹊桥二号绕月搭桥,助力嫦娥六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随着嫦娥六号任务的圆满完成,嫦娥七号任务也已经被提上日程。      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月球探测器,前往月球南极...

有望为听障患者带来福音 我国科学家又有新发现→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获悉,该中心刘志勇研究组通过研究揭示了锌指转录因子Casz1在听觉毛细胞中的作用,并解析了Casz1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为探索基因操纵修复听觉损伤提供...

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取得多项重要研究进展

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取得多项重要研究进展      飞天逐梦探苍穹(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巡礼)      每隔90分钟,中国空间站就会绕地球一圈。      当中国空间站飞过祖国上空,有许多...

中国太空科学实验,奇迹正上演

在太空,科学实验正在进行。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应用发展室副主任巴金介绍,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的两年间,已实施180余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科学与应用任务近两吨实验模块、单元及样品等科...

助力大规模废水净化处理 中国团队研究提出“变废为宝”新方法

中新网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现代社会人口集中的城市里,人们工作生活产生的大规模废水如何净化处理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催化》最新发表一...

2/122 第一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最末页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