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左边
联通右

科技

刷新纪录!我国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深度达750米

9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新进展,方小敏院士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      目前,钻探深度达750米,刷新了我...

空间站的动能从哪来?强大“羽翼”正在这里诞生

太空当中的空间站,不仅要满足航天员生活所需,还要支撑搭载的天文、地理、医学等实验器材。这样的“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动能来自“新一代柔性太阳电池阵”。“薄如纸”却有大能量...

向“氢”而行!氢能将如何走进生活?一起了解→

今天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一种清洁能源,氢。      为了减少碳排放,现在不少工厂都开始用氢气作为替代能源,一些氢能汽车也投入使用。我国也把发展氢能作为未来清洁能源的一个发力方向。      就在不久前,目前...

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中新社北京9月6日电 据中国官媒6日消息,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68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渐趋成熟,后...

“吉林一号”星座首颗微波遥感卫星亮相

中新社长春9月1日电 (记者 郭佳)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光卫星”)1日在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举行“吉林一号”SAR01A星的出征仪式。这是“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首颗微波遥感...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举行庄育智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

中新网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8月30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近日举行纪念庄育智院士诞辰100周年报告会和座谈会,纪念庄育智院士为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他爱国奉献、勇于担当...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北京时间2024年8月29日13时22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附近海域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三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云遥一号15星~17星、吉天星A-03星、苏星一号01星、天辅高分二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

中国团队提出一种火星电池 有望应用于火星探测

中新社合肥8月28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谈鹏教授和肖旭博士后在火星大气电池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一种火星电池。      据介绍,该电池以火星大气成分(模拟参照...

中国电科参研长白山40米射电望远镜天线顺利吊装

中新网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8月27日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获悉,由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网通院)参与研制的长白山40米射电望远镜天线主反射体,当天下午在吉林省长白山顺利吊装,标志着...

自主可控!盘点“深海一号”二期中的“黑科技”

记者今天(2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海上压力最高的天然气开发井——“深海一号”二期项目A12井完成钻井作业,测试日产量达到83万立方米,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深水高压天然气开发项目“深海一...

十部门联合印发《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

据中国网信网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以下简称“双化协同”),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钻完井作业完成

8月26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我国海上压力最高的天然气开发井“深海一号”二期项目A12井(LS25-1-A12井)放喷作业取得圆满成功,测试产量超过预期,这也标志着我国首个深水高压天然气开发项目“深海一号...

安徽大学校园内发现一全球新物种

中新社合肥8月21日电 (记者 张俊)记者21日从安徽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张保卫教授团队发现了一种大型真菌新物种——安大柄杯菌。      据悉,该物种的标本采集自安徽大学的磬苑校区,是首次在安徽...

7/122 第一页上一页3456789101112下一页最末页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