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左边
联通右

科技

薛其坤、谢晓亮获2024腾冲科学大奖

中新网保山12月6日电 (缪超 陆希成 白玲)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6日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开幕,薛其坤、谢晓亮获得2024腾冲科学大奖。      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以“科学·全球创新与科学家使命—&md...

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 我国再次开展多站点组网观测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近日,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这也是2024年第4次小行星撞击成功预警。      这次事件我国处于监测的关键地理位置,星历表显示,我国天黑后就可以对这颗小行星进行后随...

中国航天互联网卫星设计理念首度公开披露

中新网海南文昌12月3日电 (记者 王晓斌)2024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12月1日至3日在海南文昌举办,国内外航空航天机构和组织代表、低空经济企业和金融机构代表参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卫星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航...

空天往返、降低成本、可重复使用 货运航天飞机“昊龙”来了!

近日,在广东珠海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次展出“昊龙”货运航天飞机实体模型,吸引不少人关注。此前,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昊龙”货运航天飞...

液体动力多项“首次”推举“长十二”飞天

中新社西安12月1日电 (记者 张一辰)北京时间11月30日晚,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下称:航天科技六院)为本次发射用火箭提供了全部动力,包含一级、二级共6台发动机,...

载人登月画面提前“剧透” 中国载人航天精彩可期

11月21日,第六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广东深圳开幕,载人航天相关领域800多名专家学者共议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      本届大会设置载人航天总体与共性技术、人员空间驻留及月球探测保障与人因工程技术等15个专题...

中国科学家实现“永久化学品”的低温高效降解

中新社合肥11月21日电(记者 吴兰)北京时间11月20日24时,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实现“永久化学品”的低温高效降解研究成果。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具有独特的热稳...

中国科学家领导在国际上首次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太阳高能粒子事件是由太阳爆发活动产生的最具破坏性的空间天气事件之一,高能粒子可能到达火星后对火星空间和火星表面产生影响,这项研究对未来火星探测任务中的防辐射工作具有重...

中国载人登月新进展:长征十号系列火箭完成整流罩分离试验

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 马帅莎)记者2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长征十号系列火箭近日成功完成整流罩分离试验。长征十号系列火箭是一个系列、两个型号、多种构型的中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将助力实现2030...

世界首颗木壳人造卫星升空

当地时间5日,日本京都大学宇宙木材研究室发表声明称,该机构研发的世界首颗木壳人造卫星在美国东部时间4日晚搭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货运飞船升空。                据介绍,这是一...

从“生命之塔”到“生活用品” 航天科技四院“追梦者”匠心护航

中新网西安11月5日电 题:从“生命之塔”到“生活用品” 航天科技四院“追梦者”匠心护航      作者 杨英琦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腾空而起的时刻,有一群人正紧紧盯着大屏幕...

科研人员发现复杂形态促进菊石新生和灭绝速率

中新网武汉11月5日电 (记者 马芙蓉)记者5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宋海军团队与法国、德国等国家学者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形态复杂的菊石具有更高演化速率,为理解形态复杂度在宏观进化中的作用提供新视...

“80后”乘组太空之旅圆满结束 叶光富在轨飞行时长超一年刷新纪录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11月4日02时15分,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至此,“80后”乘组太空之旅圆满结束,航天员叶光富重返...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野外观测站观测试验设施建成

中新网11月4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近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试验设施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试验设施建成使用。      黄土高原水土保...

4/122 第一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最末页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