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左边
联通右

科技

科学家确认蜕皮动物新门类皱囊动物门

中新网西安7月9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9日从西北大学获悉,中法团队联合研究揭示了中国寒武纪早期皱囊虫和贝雷虫共同构成蜕皮动物一个新的高级分类单元——皱囊动物门,并且否定了皱囊动物是由具有终端口的...

重庆科教大区多举措打造“青春之城”释放青年活力

中新网重庆7月9日电 (钟旖 赵忆闽)地处重庆中心城区西部的沙坪坝区,是科教大区。当地聚集了重庆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等知名高校16所,常年在校师生达30多万,全区人口平均年龄仅有35岁,是一座充满活力的“青春之...

新一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发布 涉定位导航、海洋观测等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一批重要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涉及定位导航、海洋观测、新能源、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这是新修订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自2024年5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发布的第一批国家计量技术规...

月壤归来,离不开这次21秒的“空中接力”

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自发射到返回的53天里,嫦娥六号经历了11个飞行阶段,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

风云三号F星接棒风云三号C星开展全球地气系统综合探测业务

中新网7月1日电 据中国气象局官方微信消息,7月1日,风云三号F星(以下简称“F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6月28日,F星通过地面和应用系统在轨测试总结评审和业务试运行,具备正式业务运行的条件。      F...

嫦娥六号中法氡气测量仪完成探测任务 成月球背面“永久居民”

中新社北京7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7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嫦娥六号任务中法氡气测量仪合作团队,已顺利完成中法氡气测量仪的探测任务,完成使命的氡气测量仪也成为月球背面的“永久居...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追求极致 勇闯科学无人区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是凝聚态物理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实验物理学家。他胸怀祖国,把科技报国作为天职,潜心基础研究前沿科学问题,取得了一个个影响世界的科研成果。      在清华大学低维...

嫦娥六号实现三大技术突破 创世界纪录

今天(6月27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以及未来重大航天工程的相关情况。      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

专家提醒高考志愿填报不能过多指望人工智能

各地高考分数近日陆续公布,一项几乎要考生全家出动的“重头戏”——志愿填报正在开启。近年来,一些考生和家长热衷付费购买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

将携月背土壤返回 嫦娥六号探测器53天任务接近尾声

6月21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官方新媒体号发布信息表示,来自月球的“神秘包裹”正在运输中,运输进度已超70%。      昨天晚上7时,嫦娥六号探测器又在新媒体号上发了这么一条消息:“听说今天四子...

嫦娥六号任务圆满成功 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中新网北京6月25日电 (马帅莎 蔡金曼)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持续更新!多地公布2024高考分数线

中新网6月24日电 综合消息,自6月23日起,多地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截至目前,上海、四川、宁夏、云南、内蒙古、重庆、陕西、湖南、河北、福建、江苏已公布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上海      本科录取控...

李德仁院士:打造“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推进通导遥一体化

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他带领团队突破高精度遥感影像处理技术,使中国国产卫星影像定位精度达到国际同类领先水平;他参与创立中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助力中国测绘遥感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他在全...

中新教育|中国科学院连续十二年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

中新网6月21日电 据中国科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美国时间6月18日,2024自然指数研究领导者(Nature Index 2024 Research Leaders,此前称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发布,中国科学院继续位列全球首位。根据此前发布的自然指...

11/122 第一页上一页78910111213141516下一页最末页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