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左边
联通右

文化

没有一个春天是相同的

春天始于什么时候?每个人感到春天到来的时刻,可能都不尽相同。      春天始于光。进入2月,甚至更早些时候,忽然有一天,昼间的光变得强烈和明亮起来,春的讯息来了。太阳在头顶最高处,光均匀地洒下来,眼睛所...

大众快餐式消费中,新时代诗歌如何走过十年?

座谈会现场 中国诗歌学会供图      中新网北京4月7日电 (记者 应妮)如何面对抹去诗歌艺术边界和降低艺术门槛的大众快餐式消费狂欢?如何处理好诗歌的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如何评价越来越多基层诗人涌现的...

《品味天津》 让世界读懂天津

中新网天津4月7日电 为向世界更好展示中国天津的形象,传播天津声音,讲好新时代天津奋斗故事,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打造的中英双语宣传片《品味天津》已全网上线,并将于今日18:05在天津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播出。    ...

百年烽燧考古 还原千载河山

大漠孤烟,雄关漫道。一座烽燧在西域矗立1200年之后被发现,引发了考古界的广泛关注。日前公布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入选。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

民间传说引出一座“中国龙城”

诸城新发现较完整的水波纹遗迹化石和大型恐龙足迹化石      民间传说引出一座“中国龙城”      近日,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在春季野外化石勘察过程中,从诸城市主要化石遗迹区新发现一处...

拿了40多年油漆刷的油漆工 如今拿起毛笔学国画带弟子

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德清金鹅村村民潘建华,从没想到,头发白了,还玩了把“跨界出圈”      拿了40多年油漆刷      如今拿起毛笔学国画带弟子      钱江晚报记者 黄莺 周夏林 钱...

以文学教育唤醒生命感和价值感

【文学教育纵横谈】      编者按      说到底,教育就是努力解决好一个“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我们希望走入社会的每一个人,除了具备基本技能之外,还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高雅的...

张幼麟:从“怕你会”到“生怕你不会”

张幼麟:从“怕你会”到“生怕你不会”      【走近文艺家】      年近70岁的他是京剧“张派”武生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他较为全面地继承了其父...

在书写现实中开拓网络文学新天地

在书写现实中开拓网络文学新天地      文学是历史的见证、时代的号角。记录时代变革、描绘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离不开文学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

兰大学者“倾听”古代女性临终遗言:弥补隋唐史研究缺角

《离形去智,无累乎物:遗言中的隋唐女性世界》共搜集236条隋唐时期女性遗言,涉及不同社会阶层女性。 兰州大学供图      中新网兰州4月5日电 (法伊莎 陈雨欣)生前怕水,归葬路中不要过河;儿子还年幼,希望丈夫...

从古谚古诗词看清明时节古人如何“种瓜点豆”

气象专家表示,清明谷雨是春季最后两个节气。“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

清明:气清景明万物显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      一提起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人们便会想起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令往还,诗诵千年;岁岁不绝,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的节...

乌兰图雅:用歌声传递正能量

用歌声传递正能量(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      只有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在火热的生活中挖掘并积累鲜活生动的素材,我们的作品才能接地气、入人心,富有时代气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

举万物之形 书大道之至

【著书者说】      毛笔是传统书写工具中最为重要的工具,而由于时代变化,今日大众对它的了解日渐生疏,再加上“重道轻器”的传统,导致对毛笔的研究与重视不足。笔者致力于中国古代毛笔研究有年,于...

拼贴绘画里的多维图景 薛松艺术展在广州举行

近日,“变像——薛松艺术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展,展期至4月20日。      薛松是极具个人风格特色的艺术家。尤其是近十年来,他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精神的深刻领悟与巧妙融合,以...

49/64 第一页上一页45464748495051525354下一页最末页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