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农历庚子年正月初三。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作为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女娲娘娘创造出了猪。中国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中国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赤狗日
年初三为赤口日,又称赤狗日。民间传说赤狗是熛怒之神,即南方之神,俗以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则不吉;南方民间,早上还要贴“赤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所以,正月初三,通常认为不宜外出,必须早点熄灯睡觉,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
又一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中有记载:“(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

谷子生日
正月初三俗称“谷子的生日”,一直流传于民间,在这天家家户户会祈年,且禁食米饭,不然来年会影响谷物收成。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难得春节共聚过年,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老鼠娶亲
在中国民间,相传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大日子,会听到老鼠吱吱叫的声音,为了不打扰老鼠娶亲的好事,在该晚都会尽量提早熄灯就寝,并且在家中的厨房或老鼠常出入的角落,撒上一些米盐、糕饼与老鼠共享新婚的欢乐和一年来的收成,这些东西俗称“米妆”,或称“老鼠分钱”,希望与老鼠打好交道以求今年的鼠害少一些。

老鼠娶亲在中国传统故事中十分著名,不单单是在民间俗信方面;有关文学方面的鼠婚故事、曲艺、歌谣遍及各地。同时,以老鼠送嫁为题材的年画、剪纸、刺绣、泥塑、蜡染、窗花等是吉祥图案的保留项目。
在中国的年节民俗艺术中,“鼠”是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其形象随处可见。巧手的农妇们用剪纸剪出老鼠咬破合碗或顶开合碗,以合碗象征天地,阴阳交合,宇宙遂成。

不管南方北方,一到春节,小老鼠们吹吹打打娶亲嫁女的剪纸就出现在家家户户的墙上窗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艺艺说:“老鼠的繁殖力很强,‘老鼠嫁女’题材的剪纸、年画反映了农耕社会的生殖崇拜,老百姓借此祈求多子多福。”


烧门神纸
古代的人们到了大年初三这天会把过节的松柏枝及所挂的门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过完了马上要开始经营生意了。所以俗谚说“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初三开芽,大的做生意,小的捡狗屎。”意思是初三过后该干活的就可以开始干活,各自忙正事了。

猪日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汉族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因此人们习惯在这一天里不杀猪,如果当日天气好,则当年的猪会长得膘肥体壮,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
全国各地大年初三的风俗
1、东北—扫帚日
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称之为“扫帚日”,因为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在打扫院落的时候,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要从外往里扫,这表示聚财的意思。

2、山东—回娘家
“过完年,回娘家”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烟台、莱芜等地,却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

3、甘肃,江浙—送灶神
在西北农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这天是要送灶神的。从小年请回灶神爷贴在灶台中间,并摆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爷送走。

4、闽南—竹竿舞
从初三开始,福建闽南当地的畲族同胞会用喜庆的竹竿舞来迎接八方来客,用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来庆祝新年,表达欢乐的心情。

5、全国各地—安睡迟起
经历了除夕和初一、初二的热闹不免劳累,所以到了初三这天便可以早睡迟起,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须早点熄灯睡觉,好好调理身体,以备新年里精神抖擞。

大年初三的禁忌
中国人在过春节时有诸多禁忌,主要为了保平安,在来年事事顺心,万事如意。那么大年初三的禁忌是什么呢?正月初三不能做什么呢?下面来告诉你大年初三的禁忌是什么,正月初三不能做什么呢?
1、大年初三忌探亲访友。旧习称为“饿鬼日”,这天忌探亲访友,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
2、大年初三忌食米饭。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3、大年初三忌点灯。大年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相传入夜后,就必须早早熄灯就寝。
4、大年初三忌拜年。年初三又称赤狗日,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愤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
5、大年初三忌杀猪。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猪的日子,故称“猪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猪。
6、大年初三忌摔坏东西。摔了赶紧说:“碎(岁)碎(岁)平安。”这是提醒人们过年别得意忘形,也应小心翼翼、以求吉利。
7、忌打扫,忌将垃圾扫出门外。过年前要拜“灶王爷”,送走后“灶王爷”,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扫完毕,叫“扫扬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
8、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必须等到对方起床后再拜年,否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
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很多古时候传下来的习俗和禁忌都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如果过年没有这些习俗和禁忌,可能还真缺少了过年的气氛。
禁忌种种,叫人担着点心,神经有那么一点紧张,但它又能给人一丝希望,盼望着新的一年里有一个新变化,年味反而更浓。
来源:莘县史志搜集整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