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下,工人们头戴防毒面具,深入地下暗涵架设截污管道……连日来,在宁德市中心城区东湖新村,工人们正铆足干劲进行社区内部管网改造工程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工,正进行扫尾工作。
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工作事关民生福祉,对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9年我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逐步打通城市污水管网“大动脉”。我市城区截污纳管工程全面铺开,完成管网新建改造52.35公里,老城区雨污分流覆盖面积16.7平方公里,覆盖率从2018年的26%提升到72.6%;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从2018年的5万吨/天提升到7.4万吨/天,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得到缓解。
4月28日,市区南大塘排涝渠滨河绿地整治工程已基本完工。
2020年是我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决战之年。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攻坚工作,打造清新水域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
“今年我市中心城区计划投资15亿元全面实施中心城区水系治理,完成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排查修复、住宅小区内部雨污改造,贵岐山污水处理厂、北区污水处理厂扩建,金溪引水工程及污水管网信息化管理系统等20个工程类项目建设。”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办相关负责人说。
4月9日拍摄的中心城区太尉溪截污工程西岭路段施工现场
我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施工进展情况如何?5月9日,记者对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施工项目点进行了实地探访。
在天湖西路中心城区内河排水口整治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施工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截污纳管工作。
“这个项目主要是将原先坪塔路沿线片区的直排污水通过管道改接到天湖路的污水主干管中。目前,项目非开挖式管道基本完成,截流井工程已完成60%,片区管网正在进行纳管工作。”市中心城区内河排水口整治工程项目负责人叶建说。
原本的污水管道建设少,需用新管减轻压力,考虑到项目施工路段属于高水压、大粒径、高硬度、高含量的卵石层,施工难度大,不适宜开挖,所以该工段采用顶管工艺进行施工,既不用对中心城区主干道“开膛破肚”,避免对原道和绿化等设施造成破坏,而且占地少,施工噪音小,对周边居民的出行与生活影响也大大降低。
据了解,之前,坪塔路沿线片区的污水直排入坪塔溪,对水环境造成污染。5月底,中心城区内河排水口整治工程天湖路段顶管项目竣工后,可大量减少污水直排现象,提升河道水质。
在薛令之路23号截流井施工现场,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由于该路段管线纵横交错,涉及自来水管、高压电线、燃气管道,施工单位协调各方,攻坚克难,力求按期完工。
“目前工程已完成50%左右,主要针对薛令之路、富春路侧雨污混流管中的污水进行末端截污,通过截流井中的水泵抽送到市政污水主干管中,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项目施工现场安全员聂美坤说。
据悉,截流井可以针对雨污分流不彻底、不完善的情况采取末端截污,避免污水直排河道,晴天收集污水,雨天排放雨水。
“疫情期间,工期受到一定影响,进度偏慢,随着疫情的逐渐控制,我们增加了施工人员,目前工程稳步推进,力争按计划完工。”聂美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