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新闻网8月20日电 (柘法)“没想到我的法律梦在工作四年之后,以人民陪审员的身份实现了。陪审工作对我而言除了是圆了梦,更是一项荣誉和一份责任。”柘荣生态环境局环境综合执法大队科员袁志强,在2019年12月4日,以柘荣法院新任人民陪审员的身份在国旗前庄严宣誓。
“四年的法学本科学习给我种下了一颗执法为民的初心,陪审工作就是最好的践行,它是法律和老百姓之间的桥梁,是老百姓的法律‘传声筒’。”袁志强称,从门外看“热闹”到行内看“门道”的成长中,我在每一次陪审过程汲取经验、反省检验自己。
2020年2月10日,那是袁志强第一次参加庭审,随身携带的西服引起审判员的注意。他说,虽然不是法官,但是也需要注重庭审礼仪,因此这套西装成为他出席庭审的工作服。
“刚开始接触案件时,由于对审判工作不熟悉,难免经历‘陪而不审’的尴尬时期。”袁志强说。为了尽快熟悉陪审工作,从翻阅法条到回顾直播视频,袁志强做了不少功课。现在开庭前,阅读案卷、熟悉证据、提前与法官沟通交流、归纳争议焦点,已经成为他陪审工作的必经流程。
2020年5月,袁志强参与审理一起交通肇事案,公诉机关指控朱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负事故全部责任。经审理,合议庭采纳了公诉机关的量刑建议。
庭后,被害人家属对赔偿款项金额颇为不解,“经济损失、赔偿金这些,法官都有个计算标准,每个案件不一样,考虑的因素当然也是不一样。”袁志强走进旁听席,用更浅白的话语围绕被告人朱某肇事逃逸、自首、认罪认罚等量刑情节,逐一释明赔偿事项的相关法条,判决结果得到了被害人家属的理解和认同。
作为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袁志强笑称,“陪审工作服务了案件当事人,也在潜移默化中让我学习了很多,避免‘踩雷’”。调查研判、勘察现场、证据规整、查封扣押,是法院在案件审理中重点审查询问核实的内容,这也是作为执法人员的袁志强的日常工作。
2020年6月,袁志强参与全省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稽查工作,在案件评查过程中,他对勘察笔录与询问笔录的真实性、现场照片与查封扣押材料的关联性、公开证据材料的有效性做了细致的逐项对比和检查。
他利用陪审审理时的工作思路,针对取证方向、证据留存移交方式、程序漏洞的法律风险等问题作了总结,并提交给评查小组,加速了评查工作的进程,他所在的小组成为该次评查工作中质效最高的评查单位之一。
同事戏称,“志强参加了陪审工作,也多了一个细致严谨的‘职业病’,我们作为他执法小组的同事,出去执法有他在的时候都会格外放心。”
“做陪审工作,就是当好法律的‘传声筒’,不仅是在案件审理的时候转换法言法语,让法律更亲民,也是把法律意识带到我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让身边人更知法守法。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在践行的方向。”袁志强说道。(完)
http://www.0593c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