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新闻网9月16日电 (叶雨香)“效率高、成本低、方便群众!在全民抗‘疫’的特殊背景下,线上诉前调解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我姐没有办法回国,法院用合法合规又便民的方式,解决了我的难题!真心感谢你们……”
日前,宁德市蕉城区人民法院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会同特邀调解员跨国“隔空”调解一起涉外遗产继承纠纷,为身处宁德和加拿大的当事人架起沟通的桥梁。当困扰当事人李某半年之久的难题得以圆满解决时,他对蕉城法院的诉前调解工作赞不绝口。
起初,李某来到蕉城法院立案,请求法院对遗产继承事项予以司法确认,将其亡父的遗产过户到自己名下。由于李某之姐、被申请人之一李某敏远在加拿大,受疫情影响,中国驻加拿大多伦多总领事馆关闭,开放时间也无法确定,故无法配合办理公证等相关事项。
此前申请人李某为处理遗产继承事宜,已在不动产中心、公证处等部门交涉了近半年之久,一直无法得到解决,李某又急于将继承的房屋过户,遂向该院提起民事诉讼。
收案后,蕉城法院立即对案件材料进行审查。其间,法院发现各方当事人之间关于遗产归属已达成一致,急需办理过户手续。经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蕉城法院于次日指派特邀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并对接员额法官提前介入指导。
调解员立即介入,分别与申请人李某和被申请人沈某、裴某、李某敏取得联系,掌握该起纠纷的基本情况,并查阅了申请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心里有底之后,调解员向员额法官吕泽西陈述案情的来龙去脉。他认真翻阅了证据材料,同时指出缺少的证据材料,梳理相关法律条款,给调解员理出大致的调解方向。
人难回但事不难办。李某敏身在加拿大,受疫情影响无法赶回,调解员决定采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视频调解。为确保线上调解顺利进行,调解员通过微信与李某敏沟通,指导当事人如何进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名认证、签字,并多次登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测试确认。
“你们能看得见我吗?能听得清吗?”7月17日15时是约定调解的时间,宁德城区下着瓢泼大雨,但三位当事人仍然准时出现在法院调解室,身在加拿大的李某敏也熬到深夜等待视频调解。
调解中,调解员通过沟通协调,促使各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并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签署了调解协议,约定土地使用权登记在李某佺名下坐落于宁德市蕉城区贝乾路的房产归李某所有并申请司法确认。就此,该案仅用不到十天时间便得以圆满解决。
“遗产继承纠纷的案件经审理程序一般需要一定的时间方能解决,这起案件通过诉前调解,既节省当事人的时间,又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他们非常满意。同时,我们的付出让当事人深刻体会到了蕉城区法院在诉前调解联动上所下的真功夫,也让他们对员额法官、调解员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特邀调解员颜铭艳欣慰地说。
疫情防控以来,蕉城法院依托“福建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12368服务热线等平台,有序开展诉前调解、登记立案、联络法官、在线庭审、证据交换、文书送达、释法说理等工作,在有效防范病毒感染风险的同时,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不断拓展和延伸司法为民便民渠道。
不仅如此,去年以来,蕉城法院充分发挥调解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聘任宁德市蕉城区总商会等特邀调解组织及来自商会、银行业、保险业、行业调解组织、社区工作者、律师等行业的特邀调解员,建立员额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对接机制,通过员额法官对特邀调解员的业务指导和对当事人的释法说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为群众提供“多渠道、一站式”的诉讼服务,节省了诉讼资源,缓解了“案多人少”的局面。(完)
http://www.0593c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