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金融文化征文】弘扬清廉文化,谨守金融人的服务底线
发布时间:2021-07-24  文章来源:宁德农商银行 宁德银行业 点击:1097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在金融服务过程中,那些看似没有多大影响的违规行为,都有可能引发金融案件,而这其中金融腐败案件最为冲击客户对金融服务的信心,动摇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在高速发展的今天,金融廉洁文化建设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树立和弘扬清廉文化,谨守金融服务初心,培养金融人的服务底线,不断固化为民服务、勤勉敬业、廉洁诚信理念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命题,也是对每一个宁德金融机构、宁德金融人积极融入宁德市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的一大考验。
  
  我想,作为一名合格的金融人,要勇于应对金融环境、服务特性对清廉意志的挑战,在服务中将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将机构的声誉放在第一位,将个人的坚持放在第一位,做“守纪律、讲规矩、遵法制、明大德”的清清白白金融人。
  
  (一)把“守纪律”的严谨糅合在服务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在复杂的货币工作环境中,如果没有坚定的毅力就特别容易迷失自我。特殊的工作性质要求我们必须在中国银保监会搭建的《从业人员执业操守指引》《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的框架下,在本机构制定的相关纪律下,以恒久的定力,扎实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宁德农商银行近期开展的“万名金融助理驻万村”工程和“重启普惠 持续转型”网格化深耕工作中,金融助理每周必须进村开展金融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我们始终坚守“不拿群众一根针一根线”的纪律,把金融需求配套、金融知识普及渗透到千家万户,做“有温度”的金融人。
  
  (二)把“讲规矩”的正气发挥在沟通中。随着“引银入宁”工程的不断深入,宁德城区已有18家金融机构,剧烈的竞争压力不断更加激发金融人的服务意识,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金融价格服务、金融产品服务上存在一定的劣势,但宁德农商银行的市场定位和服务理念扎根在每一个农商人的心头,硬件条件的不足靠着软件实力不断补充。我们实行“阳光信贷”,要求金融服务人员特别是客户经理在办理贷款时要做到“可贷客户当场回复,续贷客户当天办结,新增客户三天办结”,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把业务办理质效放在第一位,急客户之所急,真正将客户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在处理。同时,加强靠前辅导和事后监督力度,将“阳光信贷”的服务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客户经理通过拖延办贷时间收受客户贿赂的可能性。
  
  (三)把“遵法制”的品行贯穿在工作中。“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我们始终将廉政教育作为员工教育、经营发展最重要的环节,每周开展一次全员学习,教育形式丰富,通过共同学习“镜戒”,观看廉政教育片、警示教育片,案件警示再教育等方式,用真实的案例不断回头看,深化解读,帮助员工保持对客户、对组织、对权力、对法纪的敬畏,唤醒内心深处的道德律令,“凡善怕者,必声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四)把“明大德”的格局体现在职业中。理想信念是“原生动力”,职责使命是“意志盔甲”,除了纪律、规矩和法律的外部约束外,真正坚守清正廉洁,养成“守公德、严私德”的底线,怀揣“为人民服务,用金融改善民生”的情怀,根本还应该是“明大德”的内生动力,真正将反哺、服务扎根心头。大多数农信员工在学生时期就有福建农信有着很深的粘连,有一半以上是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本地人。农信是目前唯一一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所有乡镇的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是我们的宗旨,作为主办行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上学难题,每年发放的助学慈善基金帮助孩子解决燃眉之急,而我们帮助的学生中很多成为了农信员工,用自己的能力反哺家乡,反哺农信,怀揣着这样一份深沉,正是金融机构风清气正、廉洁发展的基础。
  
  我们希冀通过微薄的力量,在日常的金融工作中“聚沙成塔”,不断深化廉洁服务意识,提升廉洁金融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营造“朗朗乾坤”般的金融环境走得坚定、行得稳健。
  
  (作者:朱冰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