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除了新冠肺炎,这种呼吸道传染病也很危险!
发布时间:2022-03-24  文章来源:新宁德 点击:668677

抗“疫”三年,大家对新冠肺炎都有了一定了解,并懂得了如何预防。

但你知道吗?与新冠肺炎同为呼吸道传染病的肺结核也很危险!据统计,近年来,结核病一直是单一传染源的头号死亡原因,而我市每年结核病新发病例数均在1000例以上,防控工作不容忽视。

今天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生命至上 全民行动 共享健康 终结结核”。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我市各县级结核病定点医院均设有结核病门诊,免费提供治疗药物,规律、全程服药,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与新冠肺炎的差别

据介绍,肺结核和新冠肺炎的传染性有一定差别。新冠肺炎具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等特点。

而肺结核为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传染期内的肺结核患者在咳嗽、说话、唱歌、打喷嚏时,会产生大量含结核分枝杆菌的微粒滴(也就是唾沫星子),被周围的密切接触者吸入后就可能导致结核感染。

我国2020年估算的结核病新发患者数约84万,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排第2位,低于印度。我国既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也是耐药结核、艾滋病-结核病双重感染的高负担国家,结核病的负担仍然较重。

——肺结核有何症状

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肺结核多数起病缓慢,部分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约有30%的肺结核患者在诊断时并没有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等典型症状,这部分病人主要是在体检中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随着病变进展,会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等,部分患者有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盗汗、疲乏、间断或持续午后低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女性患者可伴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据统计,一个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每年可以感染大概10-15个人,而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会发病,仅约5%-10%感染者一生中可进展为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规范抗结核治疗1个月左右,其传染性也大大降低,但是要治愈肺结核,疗程最少需要6个月。

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是治疗肺结核的首选的一线抗结核药物,通常要用到以上四个药物的组合方案。不规律治疗或者疗程中途断药,则可能发展成难治的耐药结核病,治疗成功率不足50%,而且费用昂贵。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如果被判定为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按照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通知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异常及时就诊,可前往我市各级结核病定点医院进行胸部影像(X线或胸部CT)、PPD皮肤试验等检查有无被感染,必要时进行痰菌检查。

如果被判定为结核病潜伏感染者,可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治疗,以降低未来发病风险。因此,对于肺结核不用过于恐慌。

当身边出现结核患者时,应先排查一下家庭其他成员是否也感染结核或是否是结核病的传染源。尤其是家庭中的儿童和老人,机体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上结核病。其次,家属应督促结核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第三,排菌的结核患者最好能单独居住,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患者的衣物、被褥要经常洗晒,患者的餐具可煮沸消毒;患者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吐在纸上包好再扔,也不要近距离对别人咳嗽、高声谈笑,以减少传染机会。最后,注意给患者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时,也要给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不能歧视,帮助其放下包袱,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快恢复健康。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林珺 通讯员 陈志健

编辑: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