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社区工作人员,现在上门给您做核酸检测。”3月24日下午两点,核酸采样联络员老李从后岗接到当天负责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后,便骑着摩托,带着采样工具,来到了居家隔离的市民家中,开始一天的采样工作。
大家口中的老李其实是东侨大门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管理员李立秋。新一轮疫情爆发之初,大门时社区立即启动居家隔离人员“上门核酸”工作,年逾6旬的老李从社区副主任陈先文手中接过核酸采样联络员的工作,每天穿梭于各个小区中为居家隔离人员进行上门采样。
检测试剂、医用棉签、打印条码、制作标签……老李每次出发前都要先确定当天上门核酸采样的人数和名单,事先准备物资。“今天的任务是8户,分别在东湖豪门、君裕东湖、东湖品臻和仕林东湖等小区。”老李告诉记者,这是这些天来检测人数最少的一次,疫情开始之初,每天至少要跑二三十户。
逐户敲门、信息登记、输入采集管条码、电话核对……每到一户,老李和核酸采样员都严格按照采集标准流程实施。面对隔离人员的采集恐惧,他总是耐心劝导、暖心安抚。每采集结束一家后,就立即进行消毒,确保整个采集工作零交叉、无污染。
正当老李即将结束当天隔离人员的核酸采样时,突然又接到通知,“临时增加3户采样人员,必须今天内采集样本送检。”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老李匆匆吃过晚饭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户。晚上7点半,结束核酸采样工作的老李将医护人员顺利送回后岗家中,但他的任务还没有结束。“采集的核酸样本要送到核酸采样点检测,剩余的污物也要集中处理。”李立秋说,一天上门采样跑下来,老李有些许疲惫。回到办公室后,他又帮助社区网格员开展了几户隔离人员核查和准备明天核酸采集的物资……“我们多跑腿,才能给群众更多便利。”李立秋笑着说。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赵巧红
编辑: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