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新闻网7月15日电 (李金凤)近年来,古田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凤埔乡成立“晨巡晚议”诉非联动工作室,创新构建“法官+晨巡晚议”工作机制。通过法院深度嵌入“清晨巡村摸排隐患、夜间议事联动化解”的闭环流程,打造“家门口”的司法服务前沿阵地,推动矛盾纠纷从源头发现、前端化解到长效治理的全链条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精准化、常态化的司法保障动能。
“一张网”服务,注重前端化解。“晨巡晚议”制度是古田县凤埔乡苏墩村坚持60多年的一项干群工作机制,即村干部清晨巡村走访、党群夜间谈心议事,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晨巡晚议”诉非联动工作室坚持在“晨巡”中发现摸排矛盾纠纷,在“晚议”中搭建“特邀调解员+法官”纠纷化解通道,依托网格员、村干部“日巡村、月巡查”“走村入户”收集村情民意,对不能当即处理的纠纷,由网格员登记后,工作室调解员回访群众,成立以来快速处理邻里矛盾纠纷30余起,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一站式”联动,凝聚调解资源。工作室主动与乡平安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多个专业部门对接,组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解忧杂货铺”,融合心理沟通、减压等相关技巧,为群众受理各类矛盾纠纷、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业务。工作室由乡党政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人大代表、老支书、专业调解员轮流坐班,并吸纳有威望、有情怀的老党员、老村干、离退休干部组成调处“顾问团”,有效化解了大量村级层面矛盾纠纷;对不能就地化解的纠纷,转入工作室由驻点法官就地调解或开庭审理,共妥善化解邻里纠纷、土地确权、林业纠纷等50余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多元化”普法,提升法治意识。巧用故事贩卖机,即群众点击按钮后,故事贩卖机自动生成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法典小故事,推动民法典精神深入人心。拍摄民法典宣传情景剧、微党课、“一站式”诉讼服务等微视频5部,在工作室视频区滚动播放,提升群众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意识。选派法官驻点服务,进校园、企业、乡村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普法宣传等活动10余次,营造浓厚乡村法治氛围。
古田法院始终落实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听民生、知民情、解民忧”,通过“法院+晨巡晚议”工作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