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法院: 为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发布时间:2025-07-15  文章来源:宁德新闻网 点击:104369
  宁德新闻网7月15日电 (陈蕊)菌菇飘香,法安民心。古田县是“中国食用菌之都”,全县70%的农户依托食用菌产业增收致富。近年来,古田法院立足地方食用菌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推出“三三”司法服务,以法治力量润泽菌业、护航民生。
 
  搭建 “三个平台”,让纠纷化解 “加速跑”
 
  针对涉食用菌企业金融领域纠纷数量多、类型杂、专业性强等特点,古田法院精准搭建三大平台,大幅提升解纷质效。
 
  菌银协同解金融困局。2020年,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古田县支行、古田县金融监管支局成立菌银多元调处中心,创新小额信贷纠纷集中化解模式,委派专职调解员驻点开展先行解纷,累计快速调处纠纷 670件,涉案金额达4643.11万元,为涉菌金融纠纷化解“按下快进键”。
 
  行家会诊护产业根基。2023年,联合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县食用菌协会成立食用菌产业司法协同中心,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召开服务食用菌产业发展府院联席会议,积极搭建起法院与相关职能部门、企业协会的协同服务平台,集中解答食用菌从业者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经营风险等问题,更好地服务食用菌企业发展,经验做法入选宁德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获全市肯定推广。
 
  联动调处稳用工环境。联合县司法局、人社局等部门,牵头设立大甲工业园区司法行政多元调处中心, “一站式” 破解企业用工难、新业态劳动者维权难等问题,妥善化解涉企劳动纠纷52件,既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助力企业规范经营。
 
  紧抓 “三个端口”,让司法服务 “精准达”
 
  聚焦企业司法需求,坚持靶向发力,把司法服务送到企业 “心坎上”。
 
  前端化解筑牢源头防线。充分发挥法院、政府、行业的协调作用,构建“法院+工商联”“法院+人社”“法院+金融”等多元解纷机制,聘任4名特邀调解员专职调解涉企纠纷,提供“上门+上网”先行调解服务,共成功调解涉企纠纷697件。
 
  中端审判助力质效双升。对立案后无法调解的纠纷,实行快慢分道、速裁快审,小额诉讼适用率达61.28%,平均审理天数仅10.7 天,大幅降低企业解纷成本;同时组建专业化民事审判团队,集中攻坚疑难商事纠纷,以高质量审判护航企业发展。
 
  后端执行守护胜诉权益。推行执前督促工作机制,组建 “1+1+N” 团队,推动 “简案快执、难案精执”,出台《关于深入开展执行案件减量增效暨全面推行自动履行正向激励实施细则》,通过灵活查封、信用修复等举措,助力183家“不幸但诚信”的被执行企业重获新生,让胜诉权益从 “纸上”落到“实处”。
 
  创立“三项制度”,让司法温度 “暖企心”
 
  针对企业信息沟通不畅、诉讼程序繁琐、普法宣传不精准等痛点,推出三项制度,让司法服务更贴心、更高效。
 
  “联席会议” 架起连心桥。与县工商联共建 “法商园地”,建立联席会议与信息通报机制,定期收集食用菌企业法律需求,针对线上购物纠纷等热点问题,组织龙头企业座谈8次,确保企业声音“有处说”、司法回应“及时达”。
 
  “线上服务”提升诉讼效能。开通企业服务热线,依托福建移动微法院等线上平台,网上立案涉企纠纷1147件。推出“诉服村村通”小程序,提供法律咨询、生效证明开具等 “一站式”服务200余次,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
 
  “法治体检”强化风险防控。组建“服务企业法官库”,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召开座谈会8场,为24家企业“把脉问诊”,发送风险提示,解答法律问题60余个,助力企业筑牢法律“防火墙”。
 
  “小案件”里有“大民生”,“小菌菇”带动“大发展”。下一步,古田法院将继续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全力为古田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完)